俗語:「人死留名,雁過留聲」。人生一世,生時能褔澤連年,死後可名留後世,算是無憾。舊約人物亞伯蘭,是表表者。他是以色列人的老祖宗。開始時一家幾口,逐漸生養,繁衍成以色列國。福氣與賞賜,日見加多。名留千古,羨煞旁人。如此福氣,未必無因。

(創15:1)「這事以後,耶和華在異象中有話對亞伯蘭說:亞伯蘭你不要懼怕,我是你的盾牌,必大大的賞賜你。」亞伯蘭蒙上帝賜福,原因在於「這事以後」。…世事總如此,當某人見別人諸事亨通;看自己生活,障礙重重。不悅逐生,少者羨慕,大則妒忌。其實別人亨通,背後總有原因。

諺語:「與其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」。意思說:當你站在河塘邊,期盼擁有魚兒。但苦於無捕魚之設備,還不如回去,結好漁網。到時不愁得不到,河塘魚獲。…應用在今日的處境:人羨慕同學成績美滿,獲獎嘉許。盼望自己也擁有如此榮譽,但卻不落力苦幹。既沒有付出,又怎會有收穫呢?

亞伯蘭得上帝賞賜,是有其「這事以後」的前因:—
A.(創14:8-16) 亞伯蘭不介懷侄兒羅得,為擁有土地權益,而與他割據而治。仍顧念親族之情,在所多瑪殺敗基大老瑪後,救侄兒羅得,平安脫險境。亞伯蘭以德報怨的寬大胸襟,蒙耶和華欣賞。所以耶和華「大大的賞賜他」。
B.(創14:17-20) 亞伯蘭經此役後回來…至高上帝的祭司,撒冷王麥基洗德出迎。並表示乃上帝把敵人交在亞伯蘭手中,以致獲勝。亞伯蘭遂把十分之一戰利品,獻予上帝的祭司。獻奉之前,全無機心搏上帝回贈。結果上帝「大大的賞賜他」。

當人處世,不存機心,真心真意,不為回報而做事。美善的果效,悠然而生。這種美善影響,在「施者」與「受者」之間引發,繼而擴散社會,產生連漪效應,做褔更多受眾。以下是一個好人好事的延續故事。

國內一位青年學者,在應邀出訪加州大學,作訪問學人之前。在歡送會上,他講出多年來藏在心底的一件往事。…八歲的那年,他父親去世,家貧如洗。母親為殮葬事,借下債款,再無餘錢供他讀書。幼小的他,求學心切,把父親還在生時,用一元買來的小兔,忍痛帶市場出賣。父親曾說,你要天天割草餵兔,小兔變大兔,又生小兔。小兔可賣錢作學費,你便可以繼續讀書。這話以後,父親去世了。…為求錢讀書,幼小的孩子蹲在地上,向路人喊售小兔。一個穿制服的人問價,知道賣兔求學的原因。掏出五元,並拔出制服衫袋的一支鋼筆,送給他作寫字用途,就走了。五元在當時,是一筆大錢。書可繼續讀,小兔也因著天天割草,有食物吃,長大並生小兔。那年裡共生了六隻小兔,漸漸八隻,最多時是三十隻。小孩子能夠讀到大學,當年小兔有功勞。更大的功勞,是那位穿制服的人。小孩一直想尋訪他,卻沒找到…。

心底話畢,朋友們都回應:也許永不能找到制服人,但我們願意,活出制服人的行為,圓滿你的心願。讓「五元錢和一支鋼筆的故事」,在社會延續,造福更多「賣小兔(有需要) 的人」。…制服人的做法,根本不預知「這事以後」的正向影響,但確實影響了無數的人。人只要本著良心而作事,美善的連漪效應,相伴隨來。…願你也作制服人,隨時無機心地作善事。誠心所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