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載神學家馬丁路德曾說:一個好的傳道人,須具備下列九項資格。1. 講道有條理 2. 機智 3. 口才流利 4. 氣質好 5. 記憶力強 6. 知道怎樣結尾 7. 知道該努力的方向 8. 為上帝之道的緣故而不顧念身體、活力、財富和地位 9. 忍受人的嘲笑和打擊。

其中第八項使筆者留下深刻印象。作為傳道人,將傳道使命置首位,而個人身體、活力、財富…視為其次。這種為福音,不惜付代價的表現,實屬難得。其實世間的成功事情,那有不需付代價?

明朝才子唐伯虎,少時學畫也需付勤勞的代價。少年時,唐伯虎隨大畫家沈周習畫。由於他聰穎過人,很快掌握畫技,深受沈周稱讚。一年過後,唐伯虎向師傅沈周說:我和師傅的畫藝,相距不遠了,想拜別師門,回家向母親報喜。沈周笑說:好吧,待師母備一頗飯,明天為你餞行。

飯菜安排在師傅後園小屋,屋子無窗戶,只有東南西北四面牆,各有四個敝開房門。門外花紅柳綠,小橋流水,景色怡人。師傅對唐伯虎說:你的畫藝向來不錯,又學了一年,現在要出師門了。這後園你初次到,不妨隨便去繞個圈,遊個痛快。唐伯虎顧不了桌上的佳餚。轉身向門上跑,一到門,頭就碰到門楣。心想門太矮,試別的一扇門吧。結果也是碰過正著,沒法外出。第三扇門,也是如此。清醒過來,仔細檢查,只有進來的門是真的入口。其餘三道門,是師傅在牆壁上畫作,竟然栩栩如生,真的一樣。唐伯虎滿臉羞慚,轉身跪下,求師傅原諒,再讓徒兒,習畫三年。願意付上虛心苦學的代價,再不提出師回家的事了。

馬丁路德要求傳道人,為傳福音而付犧牲的代價。其實對於信徒,不也是如此的要求嗎!基督的救恩,能拯人出死入生。如此寶貴的恩典,竟然被人拒絕,傳道者保羅豈有不痛心?所以保羅語重心腸地勸勉哥林多的信徒說:「現今就是悅納的時候,現今就是拯救的日子…當在諸事上,作上帝的用人…縱使有很多患難、窮乏、困苦…也要為主,付辛勞的代價,努力作福音的工作,不可徒受主的恩典。」(林後6:1-4)

保羅留下楷模,他為福音而受害,遇患難、受鞭打、收監、勞累…天天面對死亡(林前15:31),仍忍耐接受苦痛,持守信仰。有了第八項「效命從主」的決心,就自然能克服第九項「嘲弄和打擊」的困擾。

當唐伯虎甘願隨師,苦練和努力了三年。學成之日,設宴招待師傅。待剛端上燒好的鮮魚,一只大花貓從門外撲上檯面,搶食佳餚。唐伯虎一掌趕拍花貓,花貓驚逃往窗外撲。豈料,連撲三個窗口,也跳不出去。原來窗戶全是唐伯虎畫在牆上的。師傅沈周看罷這情景,滿意點頭說:三年努力,無虛渡荒廢,亦無徒受師恩,安心回家報喜吧。

傳福音無疑是的傳道人當盡的職責,但也是同道們不容推卸的責任。要盡責,好好地向人宣講。雖離不開,遭受辱罵和嘲諷。只要信徒肯付代價,必會有「成功回(天)家報喜」的一天。屆時天上榮耀冠冕,基督會為你而預備。願同心竭力,多作主工,勿徒勞白廢主恩。誠心所願。